支撑如果为木顶撑,纵横向支撑之间应设拉杆或拉条板互相拉结,拉杆或拉条板离楼地面50cm一道,以上1.5~2.0m设置一道。
支撑高度如果超过4.5m应搭设满堂脚手架进行支撑。支撑如果为工具式支撑,则应设置水平拉杆与斜拉杆,保证支撑柱之间互相拉撑成一整体。当梁的跨度大于4.0m应按照施工规范的的要求进行起拱。拆模应按照规定的强度要求经过申请批准后方能拆除。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模板及其支撑的值班检查,随时处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。
措施】
1.应剔除弯曲变形刚度不足的模板,阴角处模板设销栓固定,模板阴角处加设竖向压杠,采用对拉螺栓固定钢管围檩,对拉螺栓要靠近阴角处。
2.立模前对楼面找平,或用砂浆封堵柱截面限位处。
3.检查模板拼缝严密情况,并在立模前验收。混凝土应分层浇捣,每层混凝土为500mm左右,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内不大于200mm,延续振捣时间为30s左右,不得过振。
4.柱模板要浇水充分湿润,柱混凝土浇筑前先铺一层与所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。
【禁忌37】雨篷根部漏浆、露石子,混凝土结构变形
【分析】
1.雨篷根部底板模支立不当,浇筑混凝土时漏浆。
2.雨篷根部胶合板模板下未设托木,浇筑混凝土时根部模板变形。
3.悬挑雨篷根部混凝土比前端厚,模板施工时,未重视模板支撑,未采取相应措施。
节点处理:
为提高混凝土成型和模板装拆工效,大模板与大模板之间采用企口连接,伸20mm,缩20mm,以便在模板安装时模板与混凝土的垂直缝,避免漏浆,确保混凝土结构成型质量。
部分墙梁垂直相交处,考虑施工方便,并减少模板投入量,使墙梁一起浇筑,在该节点处配置留梁豁;“Z”字形墙体节点处配置“Z”型异形角模,支模方便,成型效果好。
伸缩缝处模板外侧将螺母、垫板焊接在主背楞上,以方便拆卸穿墙螺栓。